2021年,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二週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是國家實施 “十四五” 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澳門特區加快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開啟譜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鴻篇的新起點。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澳門特區檢察院始終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政秩序,為 “一國兩制” 事業的行穩致遠和特區社會的多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與此同時,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反覆,在抗疫這場持久戰中,檢察院依照法律,緊密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全體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上下一心、齊心協力保障檢察院的正常運作和依法履職。對於疫情期間犯罪模式的改變,檢察院積極調整對策和加大訴訟措施的力度,築牢特區的法治防線,共同守護特區市民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正常秩序。
以下,我們謹就檢察院在2021年的運作情況作出相關報告。
依照法律規定,領導刑事偵查是檢察院行使檢察權的其中一項重要職能。檢察院刑事訴訟辦事處負責領導刑偵工作,確保偵查的合法性,並在取得充分證據時對犯罪行為提出控訴,藉此捍衛法律尊嚴和恢復社會秩序。
近年,因應檢察院司法官退休或出任行政職位的情況,檢察院實際履職的司法官人數出現遞減,其中,刑事訴訟辦事處八個程序科原計劃配置18名司法官,至2021年12月實際在崗司法官的人數為14名。
2021年,檢察院刑事案件立案12,715宗,較2020年的10,852宗增加17.17%;與此同時,刑事訴訟辦事處於2021年結案13,199宗,同比稍降0.77%;提起控訴3,569宗,同比減少2.43%;歸檔9,386宗,同比增加0.09%;基於發現新證據重開已歸檔的案件152宗,同比增加1.33%。
數據顯示,澳門特區的社會治安近年基本維持穩定良好的局面,雖然2021年的刑事立案數目較之前一年有所增加,但較疫前仍是有所回落。
因應刑事訴訟辦事處司法官人力資源相對緊張的狀況,在過去的一年,案件數字在結案和控訴方面存在輕微下降,但是,該一辦事處仍然在保證處理新立案件的同時,加大力度清理舊案,力求減少積案,其中,由上一年度轉入本年度的案件有6,429宗,較前一年度轉入上一年度的案件數量8,718宗減少26.26 %。
至於案件歸檔的主要原因是經偵查未能確定犯罪人身份、非公罪的被害人不追究以及犯罪證據不足等三種情況,該等客觀情況均導致在法律上未能對相關個案提起控訴。
分析立案統計資料,2021年於本地區處於立案數字高位的五類犯罪依次是:
1、盜竊、搶劫、毀損財產罪立案3,366宗(按年增加0.24%)
2、各類詐騙、勒索罪立案1,563宗(按年增加32.23%)
3、傷害身體完整性罪立案1,377宗(按年增加17.39%)
4、交通事故引發的犯罪立案1,232宗(按年增加22.83%)
5、涉非法移民的相關犯罪立案1,133宗(按年增加32.83%)。
除此以外,立案數字較高的犯罪還包括:
— 電腦犯罪立案999宗,按年增加168.55%;
— 偽造罪立案374宗,按年減少33.92%;
— 侵犯性自由及性自決罪327宗,按年增加48.64%;
— 妨害公共當局罪立案297宗,按年增加33.78%;
— 侵犯名譽罪立案195宗,按年增加12.07%。
與上一年度相比,本澳嚴重暴力犯罪的案件持續保持低案發率,但因疫情期間互聯網活動增加,網絡犯罪升勢顯著;同時,侵犯性自由及性自決罪的立案數量升幅亦較大,尤其是 “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 的犯罪增幅超過一倍,為此,隨着社會的變遷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刑偵機關應密切留意犯罪形式的變化,及時解構犯罪手法及調整部署對策,凝聚各方力量以預防和堵截犯罪活動,共同維護特區的社會秩序與安寧。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關係導致遊客量顯著減少,2021年與不法賭博犯罪有關的立案數目同比減少3.87%,然而,因疫情期間部分娛樂場貴賓廳暫停服務及減少現金兌碼,加上部分人士存在貪圖較佳匯率和尋求便捷的心態,在過去一段時間,犯罪分子利用假幣道具(俗稱 “練功券” )進行非法兌換詐騙的個案屢有發生,同時,因非法兌換貨幣活動而衍生的暴力犯罪有所增加,相關犯罪行為除造成被害人財產損失之外,更嚴重影響本澳的社會治安和經濟秩序,破壞澳門健康旅遊城市的形象。為有效打擊非法兌換的亂象,因應警方打防結合的應對策略,檢察院亦依法推動對案件適用嚴厲強制措施的力度,在治安方面為旅遊業的復甦創造良好安全的社會環境。
針對防疫期間出現的擾亂抗疫工作秩序的違法行為,特別是違反醫學觀察隔離措施、散播不實資訊、偽造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等違法個案,在過去的一年,檢察院依法履職,就相關事件立案40宗,並提出控訴31宗,對抗疫違法者依法追責,為防疫抗疫提供法律訴訟方面的支持。當前,面對防疫常態化的要求,檢察院將和職能部門緊密合作,築牢防疫抗疫的法治防線,共同守護澳門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特區的整體公共利益。
此外,在2021年,清洗黑錢罪立案23宗,較2020年25宗減少8%;毒品犯罪立案111宗,較2020年118宗減少5.93%。有關數字顯示,特區在預防和打擊清洗黑錢和毒品犯罪的工作方面於2021年持續取得成效。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檢察院處理未達刑事歸責年齡須移交法院開立教育監管/社會保護制度的卷宗共108宗,涉案人數為157人,較2020年處理的35宗和涉案人數43人均大幅增加超過三倍。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急劇上升的情況,社會各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加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的同時,應最大限度預防和減低青少年犯罪,從根源上制定對策和做好防治工作。
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主要負責監督審判程序的合法性,其工作包括就刑事案件出庭參與聽證,依法代表特區參與民事訴訟、代理勞工參與勞動訴訟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等。
因應初級法院刑事大樓的獨立運作,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的司法官按工作範圍分別派駐在不同的地點工作,依法參與初級法院的刑事審判和民事勞動審判活動。目前,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配置15名司法官,當中10人負責參與初級法院的刑事審判程序,5人負責參與初級法院的民事勞動訴訟程序。
自2015年起,檢察院每年提起控訴並移交初級法院審判的刑事案件均超過4,000宗,雖至2020年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3,500宗以上。2021年,除參與刑事案件的審判和案件執行的常規工作之外,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刑事審判分部的司法官尚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60份,作出上訴答覆430份,同比分別增加25%和4.88%。
與此同時,在民事和勞動性質的訴訟工作方面,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民事勞動分部參與民事訴訟案件883宗,較2020年的735宗增加約20.14%。其中,檢察院依職權調查父母親身份53宗;代表未成年人向法院提訴92宗;涉及禁治產、準禁治產、保佐、訴訟費用執行、破產、強制性財產清冊以及代表特區庫房要求清償稅項等訴訟程序共計738宗。
在處理勞動案件的過程中,為最大限度和盡快維護處於相對弱勢的勞工階層的權益,依照《勞動訴訟法典》的規定,檢察院對民事性質的勞動爭議案採取先行調解措施;在2021年,檢察院參與勞動訴訟案件520宗,較2020年588宗減少約11.56%,其中:
— 新立工作意外或職業病案件289宗,作出調解375次,未能達成調解協議而提訴的有19宗;
— 新開立普通勞動訴訟案件231宗,作出調解218次,提起訴訟12宗;
— 從案件涉及勞工人數而言,2021年檢察院進行調解的勞動案件涉及勞工593人,提起訴訟涉及的勞工人數34人。
另一方面,為依法對特定事項進行訴前程序的審查處理,2021年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民事勞動分部尚就涉及民事勞動範疇的事務開立訴前卷宗(即內部行政卷宗)1,124宗,較2020年1,067宗增加5.34%;完成內部行政卷宗1,304宗,較2020年1,372宗減少4.96%。
2021年,配置2名司法官的檢察院駐行政法院辦事處合共新收案件134宗,較上一年度的114宗同比增加17.54%,其中,司法上訴案件90宗、訴16宗、其他緊急程序10宗、稅務執行之反對6宗、以及由檢察院作主參與之訴訟及程序12宗(當中5宗為跟進特區政府宣告土地批給失效引發的索償案)。
統計數字顯示,疫情期間社會經濟活動減少,然而,行政案件的數目反而出現增加的勢態,此一情況表明,在行政領域與公權力產生糾紛時,市民尋求司法保護的維權意識有所增強,就此,檢察院將繼續秉持合法性和客觀性原則參與行政訴訟,藉行政案件的審理過程,檢視和推動特區依法行政的具體落實情況。
2021年,檢察院駐終審及中級法院辦事處5名司法官參與處理案件情況如下:
— 參與中級法院各類刑事、民事及行政案件共1,082宗,較2020年的1,248宗減少13.30%,其中涉及土地案件有3宗;
— 參與終審法院的各類案件共163宗,較2020年的194宗減少15.98%,其中涉及土地案件有6宗。
以上案件數字顯示,隨着特區政府收回閒置批給土地的司法訴訟案件逐一終結,新增土地糾紛的案件數量明顯回落,就相關情況,檢察院將一如既往地以最大努力依法捍衛特區國有土地資源和公共利益。
作為檢察院內設的具有獨立職能、行政及財政自治的機構,檢察長辦公室負責向檢察院的司法工作提供技術和行政性質的輔助。
在過去的2021年,檢察長辦公室的工作情況如下:
1、依法確保檢察院正常的行政及財政運作,為檢察院司法官提供技術輔助;
2、應行政長官的要求並依照檢察長的指示,依法向行政長官呈交法律意見及報告共7份;
3、對外提供法律諮詢及法律意見共149次;
4、接收公共行政部門、自然人及法人的檢舉346次,處理訴訟程序查詢共877次;
5、處理對外和區際司法協助案件107宗;
6、代表檢察院出席公共採購開標會議171次,參與對外交流工作44次。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世界各地的社會運作逐步恢復秩序,在過去一年,檢察院處理國際和區際刑事、民商事司法協助的案件數目已回復至疫前狀態,參與公共部門公開採購開標會議的次數亦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隨着檢察院大樓於2020年底的正式落成啟用,檢察長辦公室和檢察院的刑事訴訟辦事處已分別進駐辦公逾一年。擁有獨立完善的辦公大樓,不僅突破過往租用私人商廈存在的諸多掣肘,更節省了不少公帑的開支(其中主要反映為租金減幅63.02%、管理費減幅14.98%,以及資產維修保養費減幅6.33%等);同時,獨立集中的工作環境亦為檢察院的司法運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帶來明顯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隨著新大樓的投入使用,檢察院接待公眾的能力和服務效益也取得實質性的提升。目前,除了在接待大廳增設自助服務機和大型分流信息顯示屏以外,透過已開發的“刑訴辦訪客登記系統”,檢察院中心科能夠迅速整合市民到訪的登記、取籌、分流、內部通傳,以及相同人士涉及不同案件的統合處理等流程,有效縮短市民的等候時間,相關措施不僅提升訴訟效率,也有助提升司法工作的質素。
現今社會,隨着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社交軟件及支付軟件的日益普及使用,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模式發生巨大轉變,尤其是自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席卷全球後,全球的社交和出行活動普遍受限,社會生活加速網絡化,這一變化讓不法份子得以竊取更多的機會實施網絡犯罪。
根據統計,2021年涉及電腦犯罪的立案數目增幅較大,其中,透過盜用信用卡資料進行網上消費的電腦犯罪案件呈急增的趨勢;遊說被害人進行網絡賭博或投資的網絡詐騙案件(俗稱 “殺豬盤” )以及網戀詐騙的個案均有所增加;以網絡方式進行 “裸聊” 勒索的案件於疫情期間亦出現反彈,相關案件對當事人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
由於網絡世界存在隱蔽性高、虛擬性強和資金流動快等特點,相關罪案在案發後的偵查和追贓工作均存在不同的難度,因此,在執法部門強化網絡安全預防措施和加大打擊網絡犯罪力度的同時,我們需提高市民大眾的警覺性和安全防範意識,盡可能壓縮不法份子的網絡犯罪空間,最大限度地保護市民財產的安全。
相關立案數據顯示,性犯罪方面的案件數量近年呈上升趨勢。2021年,檢察院針對侵犯性自由及性自決罪的立案數目為327宗,其中,涉及未成年被害人的案件為210宗,佔性犯罪立案總數的一半以上,當中,又以 “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 犯罪佔最大比例,該一罪名的立案數字高達190宗,較2020年的84宗增幅超過一倍。
由於未成年人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容易被不法份子誘騙或利用,同時,隨著近年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的普及使用,未成年人更易成為不法份子侵害的目標,就此,檢察院將與社會各界保持聯動,持續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系列性侵犯罪活動,合力幫助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共同保障和維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
2010年10月,善豐花園樓宇發生結構安全問題,為此,基於防止該樓宇倒塌和確保公眾安全,特區政府採取多項應急措施,包括聘請專業人士對該樓宇進行跟蹤檢測及安全防護工作,該等措施以公帑墊支費用。
就上述澳門特區為善豐花園事件墊支的費用,作為特區公共利益的維護者,檢察院於2015年依法代表特區提起民事求償訴訟,並積極推動案件的有序進行。
為免相關訴訟程序妨礙善豐花園的重建計劃,檢察院於2016年向法院聲請提前進行現場的鑑定取證措施,至2018年,善豐花園的清拆重建工程順利展開,有關清拆工程於2019年完成,重建工程則於2021年底竣工。
2021年4月,經過系列審判程序,初級法院裁定善豐花園事件的相關責任人須以連帶責任方式向特區支付一千二百八十萬零五千五百八十九元六角六分($12,805,589.66)澳門元及其他相應的監測費用;同時,經合併審理社會工作局就同一事件提起的求償案,相關責任人尚被判處以連帶方式向社會工作局支付兩千五百三十九萬六千五百元($25,396,500.00)澳門元及其他墊支的費用。
針對上述判決結果,相關利害關係人已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檢察院將依法繼續參與有關訴訟程序,切實維護特區的公共利益。
在打擊清洗黑錢犯罪方面,檢察院於2021年立案23宗,控訴7宗,立案數目較2020年減少2宗,控訴減少4宗。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放緩,在旅客流量大幅下降的形勢下,澳門經濟亦受到影響,在資金流活動減少的情況下,本院接收的清洗黑錢可疑交易報告或舉報數量明顯較疫前下降,因應相關情況,檢察院將持續和職能部門保持緊密聯繫,透過提升事前監察和案件偵查能力,同時加強國際或區際的刑事司法協助以搜集犯罪證據,務求有效預防及遏止清洗黑錢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澳門特區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為有效評估反清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的工作成效,並達致成功追繳犯罪所得的目標,有需要對每一個個案在偵查至控訴階段扣押的犯罪所得及犯罪工具、以及經審判定罪的充公資產進行系統性的記錄,為此,檢察院已於2019年11月啟用新開發的扣押物管理系統,並為未來多部門合作預留系統的前後延伸空間。
作為特區反清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成員,檢察院將持續與法院及相關執法部門加強聯繫,共同探討扣押物管理系統資源共享的可行性,以在整體層面提升本澳反清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的工作成效。
2021年,檢察院合共處理107宗國際和區際刑事、民商事司法協助案件,較2020年的51宗增加109.80%。其中,國際司法協助案件為63宗,較2020年增加37宗,涉及國家共11個,相關案件以葡萄牙佔比率最高,當中尚包括菲律賓、比利時和美國等國家;區際司法協助案件則為44宗,較2020年增加19宗。
除日常處理司法協助的個案外,檢察院亦積極參與特區與其他地區及國家進行的司法協助協定的磋商工作,由檢察長辦公室派員出席和參與相關活動,從檢察職能的角度為維護和完善特區法律體系提供意見,務求達成既符合澳門法律制度,又具可操作性的司法協助協定。
過去的2021年,檢察院完成參與《關於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的磋商工作,有關安排已於2021年2月25日以線上方式完成簽約儀式。是項安排是繼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兩地簽署的第五項司法協助協定,是對2007年10月簽署的《關於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的進一步完善,更有效地維護仲裁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並強化兩地在民商事仲裁領域的司法合作,推動兩地在共商共建共享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創建和實踐發展。
為不斷提升司法協助的效率和水平,檢察院將繼續秉持 “一國兩制” 原則,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合力營造嚴打犯罪、協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在檢察範疇為澳門特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參與國際事務貢獻力量。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安則民安,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現實告訴我們,沒有國家安全,社會、家庭、個人的正常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都是空談。
隨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我國已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現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澳門特區必須堅持整體的國家安全觀,主動應對國家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遏制、圍堵和打壓,為此,司法機關,尤其是承擔領導偵查和依法發動刑事訴訟程序的特區檢察院,我們將一如既往準確把握 “一國兩制” 正確方向,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旗幟鮮明地維護國家安全,切實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
在維護法治的進程中,檢察院司法官對檢察機關的正常運作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堅持司法為民,努力讓市民大眾在每一個案件之中感受公平正義,這是司法官面對市民大眾應盡的職業和社會義務。
嚴把案件的質量關,堅持司法公正,不僅是法律賦予檢察院司法官的神聖職責,也是踐行法治核心價值的具體表現。堅定的法律信仰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司法公正廉潔的保障前提,未來,檢察院將致力提高司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法律專業水平。
就人力資源狀況而言,目前,檢察院需面對司法官退休致司法官團隊出現人力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在新一批實習司法官完成入職培訓之前,檢察院司法官將發揮團隊精神,克服內部人力資源不足的壓力,堅定履行澳門特區法治守護者的檢察職能。
為此,我們期望與特區法務部門緊密合作,在合理設置和調配司法官人力資源隊伍的前提下,推動和完善系統性的司法官持續進修制度,藉此提升司法官的職業素養和實務能力,提高司法官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在 “以人民為中心” 的工作理念指引下,確保司法官依法履職的初心,兢兢業業和精益求精地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維護和實現市民大眾對司法案件公平正義的願景。
借助科技力量推動檢察院信息化的建設工作,提升檢察院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是我們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目標。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的大力協助下,自2016年開始,特區檢察院研發 “案件管理平台” 和 “綜合辦案系統” ,並逐步開通接收市民電子支付服務和檢察長辦公室的辦公服務系統。
目前,檢察院已與最高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開展第二期的合作項目,在第一期合作項目的基礎上,致力拓展開發民事案件、勞動案件和未成年人案件的卷宗信息化管理系統、繼續完善 “扣押物管理系統” 的管理功能,以及計劃引入內地檢察機關最新的卷宗電子化技術,期望藉資訊化的建設和內地司法機關的成功經驗以協助提升本院的辦案質量和效率。
為了貫徹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的工作原則,未來我們將在司法領域積極配合和貫徹特區政府推行電子政務的總體工作方針,強化管理和倡導服務理念,繼續開發檢察院司法業務、行政業務和便民服務的信息化系統功能,提升工作素質和工作效能,加大力度推動特區訴訟程序電子化的發展進程。
在過去的2021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的總體運作情況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上一年度相比,檢察院受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數目均有所上升,然而,勞動案件及參與中級和終審法院審判程序的案件均錄得減幅,當中,尤以土地糾紛案件數量明顯回落,檢察院將繼續秉持合法性和客觀性原則依法行使職權,力求盡最大努力維護特區的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二)針對擾亂防疫抗疫工作秩序的違法行為,檢察院和職能部門緊密合作,依法履職,強化對抗疫違法者的追責程序,以法律手段守護澳門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特區的整體公共利益。
(三)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社交和出行活動普遍受限,社會生活加速網絡化, 2021年網絡犯罪的立案數目顯著增長,其中,盜用信用卡資料的電腦犯罪案件和遊說被害人進行網絡賭博投資或網戀詐騙的案件有所增加,以網絡方式進行 “裸聊” 勒索的案件亦增幅明顯,為有效保護市民大眾的財產安全,在執法部門強化網絡安全預防措施和加大打擊網絡犯罪力度的同時,有需要加強提高市民大眾的警覺性和安全防範意識,盡可能壓縮不法份子的網絡犯罪空間。
(四)侵犯性自由及性自決罪的立案數量近年呈上升趨勢,其中,涉及未成年被害人的案件佔性犯罪總立案數的一半以上,當中,又以 “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 犯罪佔最大比例,增幅較2020年超過一倍,為此,檢察院將持續致力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系列性侵犯罪活動,並與社會各界保持聯動,合力幫助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共同保障和維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
(五)因疫情關係導致遊客量顯著減少,與不法賭博有關的犯罪立案數目雖有所下降,然而,利用疫情期間部分娛樂場貴賓廳暫停服務及減少現金兌碼的機會,犯罪分子以假幣道具(俗稱 “練功券” )進行非法兌換詐騙的個案屢有發生,同時,因非法兌換貨幣活動而衍生的暴力犯罪有所增加。為有效打擊非法兌換的亂象,配合警方打防結合的應對策略,檢察院運用訴訟程序加大打擊非法兌換活動的力度,為旅遊業的復甦創造良好安全的社會環境。
(六)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放緩,清洗黑錢的可疑交易報告或舉報數量明顯下降,有關洗錢犯罪的立案率亦隨之下降,針對相關情況,檢察院將繼續與職能部門保持緊密聯繫,透過提升事前監察和偵查能力,並加強國際或區際的刑事司法合作以搜集犯罪證據,務求有效預防及遏止清洗黑錢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澳門特區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
(七)國際和區際刑事、民商事司法協助的案件數目已回復至疫前狀態,為不斷提升司法協助的效率和水平,檢察院將繼續秉持 “一國兩制” 原則,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合力營造嚴打犯罪、協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在檢察範疇為澳門特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參與國際事務貢獻力量。
(八)因應近年司法官退休致司法官團隊人力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檢察院將和法務部門加強合作,在合理設置和調配人力資源的前提下,持續完善和推動系統性的司法官持續進修制度,藉此提升司法官的職業素養和實務能力,提高司法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確保實現司法為民的工作理念。
(九)為不斷完善檢務信息化的建設工作,特區檢察院將繼續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合作,在司法領域貫徹特區政府推行電子政務的總體工作方針,強化司法便民的服務理念,積極配合和推動特區訴訟程序電子化的發展進程。
***
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特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治理體系,面對特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新形勢,特區檢察院將一如既往地依法履職,堅決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政秩序和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 “一國兩制” 事業的行穩致遠提供檢察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