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行政長官閣下、
中聯辦主任閣下、
最高人民檢察院代表團團長閣下、
外交公署特派員閣下、
立法會主席閣下、
終審法院院長閣下、
行政法務司司長閣下、
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主席閣下、
澳門律師公會主席閣下、
各位法律界同仁、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檢察院向蒞臨司法年度開幕典禮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在今天這個莊嚴的場合,我們將回顧特區司法機關過往一年的運作情況,共同展望司法工作的未來,同時,我們亦將重申和彰顯司法公正的重要意義。
當前,在中央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澳門社會整體情況穩步復甦,經濟民生發展形勢令人鼓舞。特區檢察院將堅定不移地嚴格履行法治守護者的檢察職責,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力守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特區的穩步發展保駕護航。
以下,我謹就檢察院過去一個司法年度的總體工作情況作出簡要報告。
在2022/2023司法年度,檢察院刑事立案12,854宗,較上一司法年度的11,034宗增加約16.49%;結案12,699宗,較上一司法年度的11,727宗增加約8.29%,其中,經偵查作出控訴3,381宗,歸檔9,002宗,較上一司法年度分別增加約10.13%及6.90%;此外,提起刑事案件上訴22份,作出刑事案件上訴答覆433份。
審視相關立案數據資料,在過去的一個司法年度,刑事案件總量及案件分類的發生率在總體上都呈上升的趨勢,部分犯罪類型,例如電腦犯罪、詐騙和盜竊等案件錄得較大程度的升幅,顯示罪案態勢相對過往數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究其原因,相信與疫後人員流動放寬及經濟活動加速回暖,以及犯罪模式向網絡化和科技化轉變的趨勢存在直接關係。雖然如此,但仍須指出,本澳嚴重暴力刑事罪案仍然維持低案發率,內部治安未見存在大幅波動。我們相信,在保安當局和檢察機關的緊密合作之下,我們有能力、有信心遏制違法犯罪活動,為特區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作出司法保障。
分析刑事犯罪數據,並聯繫司法實務工作情況,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情況值得社會注意。
在過去的一個司法年度,各類型詐騙案件立案1,952宗,以電信網絡或現代電子技術手段實施的電腦犯罪立案439宗,同比增幅均超過五成,增長顯著。近年以來,司法機關和保安當局均利用各種公開場合和訊息管道,“不厭其煩”地向社會大眾揭露不法分子的慣用詐騙手法或犯罪伎倆,提醒市民加以警惕,但是,隨著本澳經濟活動的加快復甦,詐騙犯罪持續高度活躍,部分受害人被騙金額巨大,對市民大眾的財產利益和社會安定造成嚴重威脅。事實上,應對犯罪活動必須防治並舉,我們希望,在當局不斷提升預防和打擊力度的同時,市民大眾也充分提高防範意識,並與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共同築起反詐防騙的堅實壁壘。
另一方面,電信網絡詐騙是本澳及鄰近地區需要面對的複雜跨境犯罪。今年8月,國家公安部門聯同周邊國家的警察當局啟動針對包括電信詐騙犯罪活動的專項打擊行動。我們期待,透過適當的跨境聯動機制,本澳亦能進一步提升遏制該類犯罪活動的成效。
在過去一個司法年度,侵犯未成年人的性犯罪立案總數201宗,較上一個司法年度的168宗,以及對比各相關犯罪類別的個別立案數目,均有所上升,這一情況應當引起社會重視。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並對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在日常工作中,檢察院持續加大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力度,但是,司法救助往往只屬事後補救,為此,我們呼籲社會各界進一步探討和制訂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性侵害的有效對策,尤其需要針對現今電子通訊便捷但網絡世界複雜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輔導,盡可能避免未成年人遭受誘惑甚至傷害。在這些方面,檢察院將繼續與社會各界加強互動,共同為未成年人的健康、安全成長提供切實保障。
此外,在立案數目相對較多的案件類型中,將拾獲物不正當據為己有的犯罪立案共1,476宗,與交通事故相關的逃避責任共732宗,與非法入境或非法逗留相關的不法收留共394宗,涉及妨害公共當局履行正常職責的違令和加重違令共207宗,該等犯罪立案數目超過總立案數目的五分之一,為此,針對這些法律觀念薄弱、守法意識低微的現象,我們認為,本澳仍有需要加強法治建設和普法宣傳力度,建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法治社會。
值得指出的是,在2022/2023司法年度,社會長期關注的涉毒、非法勞工和假結婚案件持續呈現立案數量下降的趨勢。當中,與毒品有關的案件立案65宗,對比上一個司法年度下降26.14%;涉及僱用非法勞工相關立案68宗,對比上一個司法年度下降29.17%;涉及假結婚立案58宗,同比下降37.63%;三類案件的立案數量均處於自2018/2019司法年度以來的最低值。有關情況表明,經過警務部門實施針對性防治措施和加強執法力度,相關違法犯罪的勢頭和社會潛在不穩定因素均得到有效遏制。
在開展民事勞動訴訟工作方面,過去一個司法年度,檢察院駐初級法院辦事處參與民事及勞動案件1,371宗。當中,在勞動個案方面,開立涉及工作意外或職業病案件327宗,開立涉及普通勞動訴訟案件158宗,相關數字較上一司法年度同比分別上升28.24%及25.40%,為此,隨著經濟活動復甦和勞動市場的逐步活躍,勞資糾紛及勞動保障需求亦呈現上升態勢,檢察院將密切關注勞動個案的變化,切實履行保障勞工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
另一方面,在2022/2023司法年度,檢察院駐行政法院辦事處參與或提起各類新開立行政訴訟案件合共88宗,駐終審及中級法院辦事處分別參與中級法院和終審法院案件934宗和143宗,相關案量與上一司法年度基本持平。
總結上述情況可見,在過去一個司法年度,本澳整體治安環境穩定,但是,伴隨經濟活動回暖和外部人流交往增快,刑事案件數量和部分犯罪活動亦出現回升的跡象,對此,我們有必要保持警惕,嚴加防控。
尊敬的行政長官閣下、各位嘉賓︰
回歸以來,澳門特區遵循《憲法》和《基本法》,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在中央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社會民生、經濟發展取得矚目成果。當前,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新機遇、新形勢,為了更好地回應本澳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新訴求,為各項發展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特區目前切實推進法律制度的革新和創立法律銜接的新機制。結合檢察院司法實踐的工作經驗,為了不斷完善本澳法律制度,我們謹提出以下思考以供社會各界共同探討︰
一、加快落實健全澳門特區區際刑事司法協助規範
刑事司法合作是維護地區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機制,在區域融合迅猛發展但跨境犯罪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加強區域司法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客觀上,兩岸四地的法律體系和司法制度存在現實上的差異,為此,澳門特區在涉及跨境刑事案件的處理和執法合作中存在一定的挑戰,其中,刑事訴訟程序的證據和程序方面的差異,令跨區域的偵查和控訴工作變得複雜和耗時,影響對犯罪活動的追訴效益,為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提供了區域法律差異的空間。
以實務個案為例,在過去一段時間,檢察院先後處理了兩宗涉嫌不法經營賭博和清洗黑錢,以及一宗涉及兩名工務部門前領導人涉嫌嚴重瀆職犯罪的重大刑事案件。在偵查期間,檢察院和執法部門曾遭遇涉及內地和香港特區的跨域調查取證等具體的法律問題,儘管檢察院最終對相關犯罪行為人提起控訴,但是,具體案件偵辦所遇的程序問題再次揭示了訂定區際刑事司法協助專門規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們認為,健全區際刑事司法協助規範可以確定區際刑事司法協助工作的法律框架和法定效力,包括遠程視像聽證、嫌犯移交和追繳不法財產等機制,也有助明確刑事司法部門的運作職責,加強內部和區際協作,提高區際刑事司法合作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促進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的效力和水平。
根據我們的實務考察,目前,內地和香港的司法機關已分別就互聯網法院和電子法院的運作作出規範,且司法實踐亦顯示其相應成熟的可操作性,為此,加快區際刑事司法協助規範的磋商和立法工作,對健全區際刑事司法協助是迫切的現實需求。
二、完善刑事制度,延長特定犯罪的羈押期限和增加職務犯罪的處罰力度
(一)關於刑事訴訟的羈押期限
刑事制度是維護社會長久治安的一項基本保障,為保障人權和社會秩序,提高預防和打擊犯罪的法律效果,刑事司法制度必須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與時並進。
羈押涉及公民的人身權利,是刑事訴訟程序最為嚴厲的強制措施,具有保護證據和防止嫌犯脫逃、確保司法秩序並最終實現社會公義的重要作用。根據《刑事訴訟法典》的規定,本澳在偵查階段和在作出確定審判前的羈押期限分別為6個月和2年,倘涉及暴力犯罪且可處以最高限度超逾8年徒刑的犯罪,羈押期可相應提高至8個月和3年。
與時並進是法律制度維持活力的關鍵,隨著社會生活和資訊科技的發展,犯罪活動日趨複雜和隱蔽,為此,有關羈押強制措施的期限實有值得檢討的必要。
司法實務顯示,現代犯罪模式和犯罪手法加速呈現組織化、網絡化和跨境化的特性,犯罪分子利用交通和通訊便利,以經濟活動和金融網絡的聯通性和便捷性掩飾犯罪意圖,隱藏作案軌跡,以至轉移和藏匿犯罪資金,這些因素均影響偵查取證的效率,其中,對於犯罪參與人數眾多、作案時間跨度長、犯罪團夥組織性嚴密,甚至是跨境犯罪,現行的羈押期限對偵查策略和偵查手段的有效實施造成嚴重制肘,司法實踐中,因兩年羈押期的屆滿,不涉暴力但屬嚴重團夥犯罪的嫌犯最終逃離本澳的事例時有發生。
為此,我們慎重建議,在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訴訟權利的前提下,針對高度複雜的嚴重犯罪案件,有必要因應刑事訴訟的實際情況,對刑事訴訟法典作出修改,依法允許延長特定案件的羈押存續期,藉此應對現代犯罪的發展趨勢,在妥善保障人權的前提下,整體保護訴訟各方利益,彰顯司法公義。
事實上,分析與澳門法律制度具有密切聯繫的內地刑事訴訟法和葡萄牙刑事訴訟法可見,兩地的刑事訴訟程序並沒有將羈押期局限在兩年之內,而是按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期限規定,如此,在保障人權的前提下,刑事訴訟將可在法定範圍最大程度地保護法益,並在程序保護和實體保護之間達到合理的平衡。
(二)關於貪腐案件處罰幅度的適當提高
過往,我們曾提議調升部分貪腐罪行的刑幅並延長職務犯罪的追訴時效,藉以更好地回應社會對懲治腐敗、深化廉潔的要求,目前,相關意見仍待落實。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啟動內地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的審議工作,該次修法重點在於針對刑法就行賄罪處罰規定的修改,明確調整行賄罪的刑罰起點和刑罰檔次並與受賄罪相銜接,增加行賄罪的加重處罰規定,藉此加大對行賄罪的懲治力度,從而全方位打擊腐敗行為。
受賄和行賄是貪腐罪的一體兩面,沒有行賄自然沒有受賄,對澳門特區而言,內地針對行賄罪的法律修改無疑極具參考意義。
司法實踐中,基於因追訴時效對行賄行為極易出現刑事追訴歸檔的情況,我們謹再次提議,特區應在適當的時候啟動與職務犯罪相關的刑事處罰和追訴制度的檢視和完善工作,提升反腐力度,為建設公正和諧的廉潔社會提供法律保障。
三、依法履職,強化維護公益職能
作為《基本法》唯一賦予檢察職能的司法機關,檢察院依法監督法律實施和維護法治,同時,檢察院也承擔依法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以及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等多方面工作。
透過提起民事訴訟、勞動訴訟和參與行政訴訟等系列工作,檢察院在法庭上代表澳門特區,並依法維護勞工、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人等特定群體的合法權益。其中,在保護公益方面,檢察院積極支持特區政府近年依法收回被宣告批給失效的臨時性租賃土地,以及被非法霸佔的公共土地,以法律手段和訴訟形式捍衛國有土地資源和公共財產利益;在弱勢群體的合法利益保護方面,檢察院在勞動債務索償、工業意外及職業病個案中依法代表勞工行使權益,並依法參與涉及未成年人、無行為能力人和失蹤人的親權行使、財產管理等訴訟事務,依法保護相關弱勢人士的合法權益。
近年以來,透過與勞動、社會工作、教育、地籍管理和房屋事務等行政部門進行包括工作會議、專題討論和恆常對接等交流方式,檢察院與行政當局的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作,藉以提升辦案效率和依法維護集體和大眾利益。
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們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的澳門居民前往深合區工作和生活。所謂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如何協調在民事勞動方面為相關居民提供依照澳門法律制度享有的法律保障,這一問題值得社會各界加以關注和共同探討,檢察院亦將適時展開深入研究,積極履行保障公益和維護社會大眾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
尊敬的行政長官閣下、各位嘉賓︰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法治工作的基本要求,這需要全體市民和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為司法體系核心力量的司法官,既是司法職能的忠實踐行者,亦必須是司法公信力的堅定捍衛者。
在此,本人謹向堅守信念、忠誠履職的司法官團隊和檢察院工作人員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表達敬意。廉潔自律是檢察官團隊的操守標準,更是社會對檢察院公正司法的期望和基本要求。
近期,檢察院公佈了一名助理檢察長涉嫌受賄瀆職並被依法控訴的事件。目前,因案件已進入中級法院的審理階段,為確保案件的公平審訊,我們不宜對案情作出具體評論,我們相信,法院將對案件作出一如既往的公平審判。
從維護司法公正的角度而言,本次事件對檢察院全體工作人員是一次警醒。基於維護司法公信的重大公共利益,我們有責任在莊嚴的司法年度典禮重申和表明我們的態度和決心。
針對本次事件,檢察院已對內部運作,尤其是對案件的立案分派、卷宗管理、歸檔審查等流程和監督機制進行全面審視和反思,力求堵塞漏洞,嚴格保證檢察院依法有序地履行檢察司法工作的職責。如發現任何違法行為將嚴厲查處、嚴懲不貸。
尊敬的行政長官閣下、各位嘉賓︰
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我們衷心歡迎社會各界和市民大眾對檢察院的運作作出關心和監督,藉以保障檢察院依法履職,共同維護特區的法治環境和共建特區社會的風清氣正。
感謝司法官團隊、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律師同仁們和所有法律工作者為維護法治的付出和努力!
感謝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檢察院工作的支持和關心!